3岁的鹏鹏是个令家长非常头疼的“熊孩子”:他好像精力特别旺盛似的,一刻都不能消停,小动作特别多,让他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是非常困难的,玩玩具也是,每次妈妈才刚收拾好的玩具,他一来就是翻箱倒柜弄得到处都是,然后又跑开玩其他了……搞到妈妈都开始怀疑了:这个“熊孩子”,是否多动症啊?要不怎么会精力这么旺盛,一刻都停不下来呢?
合肥仁爱中医医院医生表示:多动症,医学上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据有报道,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5%,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是不是顽皮好动的“熊孩子”,都是多动症呢?其实也不然,多动≠多动症,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给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孩子随便就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但如果你家的“熊孩子”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
第一是注意力缺陷: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的岁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的岁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超过30分钟。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时,大脑就会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形成压力,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但多动症患儿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现为有意注意差,即他们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短。
另外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游戏、少儿节目等,则能聚精会神,因此,很多多动症患儿家长常会说:“注意力缺陷?不可能啊,他一玩起游戏或看起动画片来,就全神贯注的,可认真了。”
第二是活动过度:
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充满各种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其他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场合时,他们就会有所收敛了。
而与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所不同的是,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很难安静下来,如他们可能会在幼儿园时很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总是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完全无视课堂纪律,而且他们的活动又是缺乏目的性的,要他们由始至终地完成某一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生活中做事也常虎头蛇尾,难以善始善终。
第三是易冲动:
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嘛就干嘛等,在跟别人交谈或回答问题时,也常常是还没等对方说完就马上打断别人,而且他们的易冲动看上去常像“明知故犯”,尽管因此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但他们仍是屡教不改,令大人们很是头疼。
总之,家长在碰到“熊孩子”时,既不能随便帮他贴多动症的标签,但也不能忽视,最好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一般医生在诊断前,都会先根据与父母及孩子的访谈,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心理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等详细评估后,才作是否为多动症的诊断。一旦确诊为多动症时,则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采用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合肥仁爱中医医院提示:希望上述介绍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孩子患上病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哟,切勿盲目治疗。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