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父母讨论自己的孩子,“这孩子活泼、好动,老是坐不住,看书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还会发脾气,学习成绩也不好,会不会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难与人相处。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乍一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跟诊断标准的特性非常相符,于是很多家长对此变得非常焦虑。
其实这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一词标准解释最早来自于德国,而且源于一位老人而不是孩子。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有一位老者七十多岁,经常说自己眼睛有问题,看不到东西,与他太太闹事,他的太太认为他能看到,因为行走生活都没有问题,走路不撞墙,吃饭能找得食物与刀叉,在家里生活什么都不需要别人帮忙,为什么说看不到那东西,她的太太认为她先生有心理问题,就带他看心理医生,到了医院医生观察后发现他在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其它也没有看出什么,眼睛肯定没什么问题,老先生还是说自己看不到东西。
医生在自己办公室找一下,发现随手能拿到的只有一把梳子和一把勺子,左手拿了一把勺子右手拿了把梳子,坐在老者的对面,伸出左手举起让老者看:这是什么?回答,是勺子,医生再伸出右手举起梳子,老者回答是梳子,回答都对呀!说明老者都能看到,没有问题;医生将梳子和勺子十字交叉举起让老者再次观察,问这是什么,老者观察很久没有反应,然后说什么也看不到,突然老者回答道是数字,医生非常奇怪,他手里只有梳子和勺子,哪有数字?忽然回头看到自己的头顶上是一个闹钟,闹钟里有的恰恰是罗马数字;说的没错!说明老先生能看到,眼睛没问题,哪出了问题?问题出在老者没有根据要求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他观察手上梳子和勺子,他却观察与其无关的钟表,不能把控自己的思维,专注于所需的对象上,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那怎样才能分辨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说,分辨儿童多动症可以根据以下几点。
1.活动过度
学龄前期则显得特别活跃,好哭闹不安静,难以满足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增加,上课不注意听讲,干事情不能专心。
2.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者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较差,成绩不稳定或不及格,甚至留级。
3.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爱眨眼睛,表现在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拉时间;否则,就出错频繁,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他事也往往是有始无终。
4.性格或行为障碍
患儿多任性、倔强,情绪易冲动而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好与人争吵。
5.行为幼稚或怪癖
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往往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
6.精细及协调工作困难
多动症儿童动作笨拙,如系纽扣、鞋带,削笔动作不灵活,走路不成直线。
如果家长觉得儿童是患上了多动症,还是建议让医生来鉴定,而不是自己下结论。不是每一个多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毕竟活泼也是儿童的天性。
合肥仁爱中医医院提示:希望上述介绍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孩子患上病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哟,切勿盲目治疗。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