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以前都吃便当,现在白饭吞不下了只能吃稀饭,而且吃饭的时间变好久,几个月下来越吃越少,体重也掉了好几公斤」,「阿嬷因为便秘被送来医院,原来老人家不爱喝水,一问之下才知道原因是喝水常常会呛咳不舒服」。
每个人都希望家中长者或是将来的自己能够健康呷百二,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吃」可能成为一个压力来源,甚至变成无形的杀手。我想一定很多人会纳闷有这么严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吞咽的生理机制」开始说起…
咽下的食物要走该走的路
首先,想像一下从口腔或鼻腔通往身体的路径有两个,位于前方的路径会经过喉部通往气管,我们呼吸的气体便经由此通道进入肺部;位于后方的路径则是从咽部通往食道然后连结至胃,可想而知后方的通道才是食物的路径。当我们吃的食物或喝的水跑到前方,就会导致吸入或呛咳。
如何让食物不要跑错地方,全靠喉部的安全机制阻挡食物,当起动吞咽的那1~2秒,像叶子一样的会厌软骨会向下盖住喉部入口,此时声带也会关闭,加上喉部组织紧缩,便打造一个完美的屏障防止食物掉落,食物也被咽部肌肉推向该走的路径。
吞咽动作需要很复杂的肌肉共同运作
一连串复杂的机制需要六对脑神经与好几条肌肉相互协调完成,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数量逐渐减少,肌肉力量也会减弱,「吞」不再像年轻时一样「快狠准」,喉部的保护机制也就自然打折扣了。
除了老化的因素外,对于曾患有神经性疾患、脑部肿瘤接受放射线治疗或手术及脑部外伤的患者也会出现喉部、咽部吞咽反射延迟或肌肉无力的现象,特别容易造成食物进入气管呛入/吸入的情形。
吞咽困难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回想身边的年长者有没有吃几口饭就清喉咙,或告诉你他一直吞就是有东西吞不下去,有的甚至吃完一段时间后出现剧烈咳嗽。
这是因为正常状态下当吞咽反射起动后,咽部肌肉会收缩将食物挤压至食道内,这股力量必须足以推动所有质地的食物,包含固体或是黏稠液体,如果力量不足让食物黏在咽壁上,一定会觉得卡卡不舒服,一旦卡住的食物越积越多就有可能掉入前方喉部组织造成呛咳,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呀!!!
评估吞咽能力时,我们也会听听他们吃东西前后的声音变化,患者常常再吃完东西后虽然没有呛咳,但是会听到他们讲话声音有水声,像有痰的声音,这种情形我们也会猜测有食物掉到声带上方,因发声时声带振动所导致。
教你吞咽小技巧!!!
有些方法可以让长者吞得更好,譬如调整长者自己或喂食者的喂食方式。事实上,慢慢小口的吃,让口腔及咽部的肌肉足以处理食物的流向,比豪迈大口喂食来的有效率。
所以一位患者能不能吃的好,很可能取决于他的「喂食者是否能细心的喂食」譬如可以等待他吞完再喂食下一口,可以准备合适的食材等等,所以造就明明吞咽能力差不多的老人,有些可以慢慢用嘴巴练习吃,有些只能靠鼻胃管维持养分摄取的悬殊情形。
吞咽困难仪器辅助治疗
德舒利咽吞咽困难治疗仪,安全无创伤,每天饭前20分钟,操作简单方便,家庭版出门携带方便,想了解更多关于吞咽困难治疗仪的信息,请添加官方vx:tykn21,官方老师为您一对一指导。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