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抱怨孩子个子矮长不高?那是你喂养方式不对!
总能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自家的孩子比同龄的其它孩子矮,还有些在抱怨明明自己和老公比他们家的父母高,为什么孩子却比他们家的孩子矮?那么这些还在抱怨的家长你是否知道孩子个子矮长不高很有可能和你的喂养方式有关呢? 一起跟随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身高成长主要有三个关键期,即婴儿期、儿童期以及青春期。在不同阶段,家长都应该根据相应时期孩子生长的特点对孩子予以关注,并及时提供丰富的营养。孩子长得高的正确喂养方式一、添加辅食
宝宝从4个月以后便可以添加辅食了,例如米糊、菜泥等。6个月后便可以逐渐添加半固体的辅食,例如果泥、蛋黄泥等。而7—9个月则可以由半固体辅食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辅食,例如面粥、碎菜粥等。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转化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了。二、多样化的食物
宝宝食物的多样化对于成长至关重要,对于身高的发育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食物可以促进宝宝咀嚼肌的发育,不同的味道可以刺激宝宝的味蕾,让宝宝更好的发育口腔与味觉,同时还可以帮助胃肠道发育。在宝宝成长关键的三个阶段,妈妈更要注意,为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莫因忽略而使宝宝失去了发育身体的有利阶段,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宝宝在不同月龄,添加辅食的技巧有所不同。
4—6个月:此时是让宝宝多多熟悉不同食物的味道和感觉的时候,妈妈应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宝宝1岁后可以喂一些蛋白,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则蛋黄的喂养可以到宝宝6个月之后再进行。
7—9个月:此时的宝宝除了继续熟悉各种味道与感觉外,妈妈要改变宝宝辅食的颗粒大小与软硬程度,逐渐将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帮助宝宝掌握进食的技巧与肠胃功能的发育。蛋类也可以由蛋黄泥转变为蛋羹,在宝宝8个月后,可以让宝宝食用煮蛋或者炒蛋,妈妈应逐渐从碎末过渡到小块状。
10—12个月:此时妈妈在满足宝宝日常营养的同时,还要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帮助宝宝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生长以及颌骨的发育,并且还可以提高宝宝肠胃功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这段时期,妈妈应增加食物的硬度,例如稠粥过渡到软饭;烂面条过渡到包子、饺子、馒头;菜末、肉末过渡到碎菜、碎肉。
12—15个月:此时宝宝的牙齿已经基本上完全发育,宝宝的饮食已经不受太多的限制,不过妈妈还是要注意,在为宝宝烹饪美食时,口味要稍清淡一些,宝宝此时还不适合重油、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孩子长得高科学治疗方法
(本文转载自仁爱中医 微信号:adhd12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