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脑血栓及脑出血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一、脑梗死
1、脑梗死(脑梗、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是脑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脑梗占全部脑卒中的 70%~80%。
2、病因:
脑梗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
3、高发人群: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 45~70 岁中老年人。
4、临床症状:
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
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
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出现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而以癫痫为首发的脑血管病则少见。
二、脑血栓
1、脑血栓形成
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
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 50 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2、发病原因: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
这种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病人,常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3、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脑血栓形成最为常见的病因,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4、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但在临床上却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较常见。患者表现中枢性偏瘫、面瘫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
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楚,头痛、呕吐者较少见,但若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形成大面积脑梗塞时,病情较重,常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则多见眩晕、恶心、呕吐、复视、交叉性运动及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发呛等症状。
三、脑出血
1、脑出血(脑溢血):
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2、临床表现:
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3、高血压病:
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此类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最严重也是最高级别的并发症之一,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
德舒利咽吞咽治疗仪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通过输出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兴奋神经及吞咽肌群,促进受损神经复苏,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吞咽反射弧功能重建与恢复,进而提高吞咽及语言能力。近年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吞咽障碍治疗手段。
一旦发现存在吞咽障碍,及时、早期进行吞咽障碍治疗,解除患者的病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窒息导致死亡的可能。想了解更多关于吞咽困难治疗仪的信息,请添加官方微信:tykn21,官方老师为您一对一指导。
本文转载自http://www.tykn120.cn/吞咽困难治疗仪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