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分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合肥 [切换]

      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慢性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2018-11-26 16:54:51发布,长期有效,41浏览
    • 置顶
    • 定时刷新  |
    • 收藏  |
    • 举报  |
    • 区域:包河
      • 联系人:张萍 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 电话:180****4487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易分网提醒您:本站仅作为便民信息搬运工,请自行分辨信息真假,联系前请仔细阅读《谨防诈骗须知
    • 信息详情
    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慢性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对于重获独立性非常重要。健康人群双侧大脑半球兴奋性的平衡相互对称。卒中后慢性期,健侧M1区兴奋性明显下降,导致半球间皮质运动兴奋性不平衡。改善兴奋的不对称性,可以改善患侧手及上肢的临床预后。
      间断θ节律刺激(iTBS)是一种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兴奋性和神经可塑性。
      为明确皮质下卒中患者慢性期进行上肢物理治疗联合健侧M1区iTBS的效果,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Ackerley博士设计了单中心随机对照三盲试验,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NeurorehabilitationandNeuralRepair2015年7月的期刊上。
      研究共纳入了18名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均为首次单侧半球皮质下卒中,病程6个月以上,Fugl-Meyer评分大于20分。受试者随机分为PRIMED组(接受物理治疗和真性iTBS)和对照组(接受物理治疗和假性iTBS)。
      治疗方法如下:首先对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真性或假性iTBS。刺激结束5分钟后进行45分钟的上肢物理治疗,包括力量训练、任务特异性和功能性任务训练。每日一次,持续10天。
      治疗开始前进行2次基线评估,相互间隔2周。治疗过程中进行中期评估,治疗结束即刻、结束1个月和3个月时也进行评估。采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评分和Fugl-Meyer量表的上肢部分(FM)评估上肢功能及障碍。治疗开始前2周和结束后1月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
      研究结果显示,PRIMED组在治疗后ARAT得分改善,治疗结束1个月后改善仍存在。但治疗中期评估时改善尚未出现,提示存在剂量效应,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FM评分仅在治疗结束即刻两组均有改善,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1月时ARAT的改善与皮质运动兴奋性的平衡和患手抓握时健侧运动前区皮质的激活增加有关。
      上述研究表明,2周的间断θ节律刺激可以改善卒中慢性期的上肢功能,效果可以持续至少1月,单独的物理治疗不足以改善功能。间断θ节律刺激在卒中慢性期可以对治疗起辅助作用。
      择思达斯表示:如需进一步了解慢性卒中和经颅磁治疗仪的信息,可以添加微信 zsds508 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

    首发网址:https://www.fenl161.com/hf/jiankangzixun/81464.html
    查看全部合肥健康资讯信息
    发布一条合肥健康资讯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合肥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