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几乎打垮了中国一半的乳业公司。国产奶粉被打入低谷,宝爸宝妈们将洋奶粉“洗劫一空”,甚至跑到香港去扫货,不辞劳苦从国外背洋奶粉回国。
十年卧薪尝胆,经历了两次大危机后,国产奶粉市场的发展可谓涅槃重生,不断在收复失地。《2018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环境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奶粉品牌销售额增速超过21%,几乎是外资品牌的3倍,市场占有率约为45%。
2018年,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正式实施,也是中国乳业品牌崛起之年。2019年,将成为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一道分水岭。
提到“飞鹤乳业”,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国产婴幼儿奶粉领域,飞鹤乳业坐拥着市场龙头老大的宝座。
一、飞鹤坎坷的上市之路
绿专资本:据报道,中国乳业公司飞鹤据悉将重启香港IPO,或融资10亿美元,最早今年进行IPO。
飞鹤的崛起,离不开它背后的掌门人冷友斌,曾受到董明珠的再三赞赏。他还被评为2018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退市6年后,冷友斌意欲带着他的飞鹤重回资本市场。
2003年5月,飞鹤乳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企业。随后在2005年4月,飞鹤乳业成功转板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交易。
但好景不长,由于美股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融资难度越来越大,2013年7月,飞鹤乳业摘去“中国首家美国纽交所上市乳品企业”的帽子并完成私有化。而自从纽交所退市后,飞鹤一直都在筹划去香港上市。
2017年5月,飞鹤乳业向港交所递交香港上市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欲开启飞鹤的“港股之旅”。
2017年12月,飞鹤以2800万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第三大营养健康补充剂公司 Vitamin World。因收购事宜,飞鹤暂缓香港上市IPO。
2018年8月10日,飞鹤官方表示,“公司IPO计划仍在正常、顺畅地推进中,大约会3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具体的时间节点以上市对外发布时间为准”。
如今看来,飞鹤乳业赴香港上市已成定论。
二、年入百亿的国产奶粉巨头
2018年,飞鹤销售额116亿,成为首个突破百亿的中国品牌。
绿专资本:由于目前飞鹤乳业并未向港交所二次递表,所以目前市场并未有关于公司负债及现金流情况的最新披露数据。
先前提交的香港上市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飞鹤营收分别为35.83亿元、36.15亿元和3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5%。相较之营收的稳步增长,净利润却稍显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3.82亿元和4.06亿元。飞鹤在2016年度成为国内最大的国产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市场占有率为7.7%。
纵观飞鹤的业务板块,高端奶粉成为近年来飞鹤业绩增长的带动力。数据显示,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14年的27.6%升至2016年的42.6%,其中超高端产品星飞帆系列贡献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已从2014年的8.2%升至2016年的19.1%。
飞鹤另外两大板块业务分别为普通奶粉业务和其他业务,这两块业务占比分别为42.8%、14.6%。在收购Vitamin World后,飞鹤在大健康产业多元化布局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18年7月30日,飞鹤对经营范围进行了一次变更,变更后的业务增加了“保健食品制造”一项。
飞鹤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截至2016年,飞鹤拥有超过1139名经销商,在全国拥有超过5万个零售点,2014年、2015年、2016年,经销商收入分别占飞鹤总收入的83%、78.4%、77.6%。
从全球范围内看,目前多数国家的婴幼儿奶粉集中都非常高,前三大品牌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均在六成以上,而中国前三大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到三成。
三 “飞鹤”会成为下一个“贝因美”吗?
说起国产奶粉,不得不说起曾经的老大“贝因美”。从纵横捭阖的“国产奶粉老大”到“乳业亏损王”,贝因美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在两次奶粉危机中,除了飞鹤独善其身外,贝因美也没有中招。数据显示,到2014年,贝因美的市场份额已达到7.4%,超过了伊利、飞鹤等一众国产品牌,是彼时当之无愧的国产奶粉老大。
转折出现在2014年,贝因美业绩在当期下滑,销售收入止步于50.45亿元,远未达到其创始人谢宏定下的100亿元目标。
绿专资本:祸不单行,2016年,假冒奶粉事件发酵,违法犯罪分子通过用仿制的品牌奶粉罐,灌入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从而假冒品牌奶粉。继“雅培”卷入1.7万罐假冒奶粉事件后,正因为声名鹊起,“贝因美”也出现在假冒的奶粉品牌名单中。最后,假冒产品虽然被破获,但对贝因美的品牌仍有相当大的影响。
此后,贝因美的销售业绩剧烈下滑,经营业绩出现巨额亏损,而内部管理、渠道混乱等内因是贝因美业绩连连亏损的罪魁祸首。
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了7.8亿元和10.57亿元,并在去年4月27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贝因美不可避免地戴上了ST的帽子。
为了保住壳,贝因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请创始人谢宏出山任董事长,荷兰美素佳儿首席销售官包秀飞出任总经理,与具有国资背景的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长城国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贝因美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整合,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品牌资产发展中,调整品类结构。
但值得关注的是,2月27日晚,贝因美(002570.SZ)发布了2018年业绩快报。贝因美2018年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总收入24.76亿元,同比下滑6.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2.00万元,同比增长103.87%。
由于净利润为正,贝因美在公告中称,将在2018年年度报告公告后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虽然从坚挺的股价看来有很大的好转,但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贝因美能否完成真正的救赎,还是未知数。
放眼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无外乎飞鹤、贝因美、伊利、蒙牛等少数头部品牌,业绩优秀的他们,目的无非就是抢市场、抢份额。
如今,国产奶粉企业和外资品牌同台淘汰赛已经拉开序幕,这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厮杀。
绿专资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蒙牛乳业外,港股市场上奶粉企业普遍不足百亿市值,雅士利最新总市值约53亿港元,中国圣牧总市值约26亿港元,现代牧业总市值为62亿港元。此外,“老赖”辉山乳业在遭遇做空后,股价一小时内闪崩,目前进入重组阶段。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