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www.greenprocapital.cn看似遥远,其实一点也不远。
自1999年中国第一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已经有超过200家企业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在更低级别版块挂牌的中国企业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绿专资本了解到,美国三大主流交易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交所)挂牌交易的中国公司共有136家,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东方航空这样的国有企业,以及知名度极高的阿里、百度这类互联网巨头,还有很多上市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运作良好的中小企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资本市场——最大、最健全、最透明。从最小的、新设立的公司到最大的公司,都可在美国资本市场找到对应的板块进行上市融资。
其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包括有:纽交所(NYSE)、纳斯达克(NASDAQ)、美交所(AMEX)、OTCBB(同级有OTCQX 及OTCQB)、粉单等。美股汇集了来自全球的优秀公司,同样,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将钱都投向这个如超市一般丰富的资本市场。
美国不但离我们不远,而且去美国上市的条件要比国内宽松的多。
美国采用注册制,而非审批制。对于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来说,1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IPO上市融资。
而美国资本市场从去年突然发力的SPAC模式(特殊目的并购公司)3-6个月即可帮助企业上市并融资。这种模式更为中国企业赴美成功上市融资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
在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引导下,国内已有越来越多从事境外上市的专业机构,他们都能提供跨地区和多语种的优质服务,包括投资银行、券商、会计事务所、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等中介机构。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们通常认为风险很大!当你深入去了解,才会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难!美国上市也是如此。
二、纽交所是主板、纳斯达克是创业板?
事实上,这两个板块各自都包含了不同的层级,并没有主板、创业板之分。
纽交所(NYSE)是美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管理最严密的证券交易所。国内的大型企业或传统型企业通常选择去纽交所挂牌,比如阿里巴巴、东方航空、中国人寿、中国石化等。
纳斯达克(NASDAQ)是成长速度最快的股票交易市场,也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上最为著名和活跃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
很多世界著名的公司都在纳斯达克挂牌,包括苹果(美股市值最高的公司,约为8086亿美金)、谷歌、微软、亚马逊、星巴克等,还有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百度、京东、网易等。
绿专资本:纳斯达克不但是主板,而且其规模超出国内两市(上交所、深交所)的总和。据上交所及深交所相关数据,目前整个A股约有上市公司3400家,总市值近58万亿人民币。而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3月30日,纳斯达克的总市值已达10.39万亿美元(约合71.69亿人民币)。
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相比,主要是规模的差异。
纽交所在净有形资产、税前收入、公众持股量、发行市值、以及股东人数方面的要求都高于纳斯达克;在纽交所挂牌的中国公司平均市值约为160亿美元,而在纳斯达克挂牌的中国公司平均市值虽然只有17亿美元,但是仍不乏有百度这样市值在500亿美元左右的大公司。
纽交所是老牌劲旅,纳斯达克是后起新秀,现在他们是竞争对手。
三、美国监管太严了,上市后很可能被投诉或被罚?
美国的监管虽然严格,但规则却十分透明;企业不用担心“潜规则”,只管遵守“明规则”即可。
美国证券监管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三位一体”的模式,监管重心在二级市场,即IPO之后。
不论是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集体(团体)诉讼机制或做空机制,都是为了威慑并打击欺诈上市、信息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行为。
其本质与对行人闯红灯罚以重款是一样的道理,目的在于警告大家不要去闯红灯,而非为了收罚款。
客观的说,全世界没有哪个资本市场的监管是宽松的,严与宽,只不过是一个相较概念。
企业的原罪和众多问题,可以通过上市一揽子解决,上市后反而更加轻松。
四、到美国上市费用很高,不确定性大?
一些分析数据通常会这样误导我们:美国上市的费用占融资额度的10-15%,国内上市的费用占融资额度的5%-8%。单从数据来看,美国上市的费用可谓高的离谱,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其中涉及了两个层面的误区。
首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上市费用和融资成本是两码事”。
国内上市通常只考虑IPO的费用,很少提及再融资的成本。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内再融资成本高,取得再融资资格十分不易——证监会对再融资的审核流程复杂(分为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且通过率仅有50%。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再融资是十分困难的。
美国则没有再融资的限制,只要上市公司有项目、有需求、有很好的业绩和增长,随时可以进行再融资。而企业通过增发或配股获得的再融资额往往会超过IPO的融资额。
其次,国内IPO通常做大估值。基数变大时,比例值自然就会变小,而非企业的实际支出变少。
所以,美国上市的实际费用不见得比国内高。况且,国内上市还存在隐性成本,通常都不会公开显示在上市费用中。
另外,美国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灵活性。
至于美国上市后的维护费用,除基本的律师和审计费外,还包括董事费和营销路演费用等,这些都关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及后续融资;倘若公司有很好的团队,国外的维护费用可能比国内还低。
客观的说,国外中介机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价格不低,但收费公开、透明,花出去的钱都会得到相应的服务,市场风险较小。
国内则价格差异较大,好的机构一定不会便宜。对企业上市来说,法律和财务问题至关重要,花在刀刃上的钱还需谨慎对待。
至于上市的不确定性,国内国外都有,差别在于:国内上市犹如登珠峰,面临各种不可预见性;而美国上市则如同登泰山,台阶虽多,但每一步都是明确的。
综上所述,企业上市的收益和费用,应该算总账来确定是否划算。
五、美国上市成功后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
我们知道国内和国外的大学教育有个显著的区别:国内的大学“严进宽出”,国外的大学“宽进严出”。文化的差异在资本市场上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国内上市虽难,但上市后便一飞冲天,挂牌成功即实现了企业的终极目标。
在美国的注册制下,企业较容易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但挂牌的成功只是起点而非终点。企业仍需通过后续的路演、宣传,让投资者逐渐了解、认识,并最终转化为对企业的信任和关注。
需要明确的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企业上市的目标是为了持续地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以满足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
因此,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需要长远考虑,并选择专业的机构为其搭建合理的上市结构,以应对上市后面临的再融资、股价、分红、纳税等重要事项。
不同的体制产生不同的效果,国际资本市场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融资和规范运营发展。
六、美国股市对企业估值太低了?
美国的估值水平其实一点都不低,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对比:
美股作为全世界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估值客观、合理,水分少。
绿专资本了解到,截止2015年7月30日,纳斯达克全体上市公司估值PE=30X左右,低于深交所,高于上交所。对于银行、保险、汽车、房地产、电力等传统行业来说,美国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都高于国内A股的平均水平。
估值过高对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会产生经营压力大、再融资受影响的问题。一旦企业没有实现预定目标,必然会失信于投资者,导致股价的波动。所谓“涨得越高,跌得越惨”。
传统IPO定价是发行公司、承销商、投资者三方搏弈的结果,估值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影响公司估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基本面、商业模式、价值驱动因素和竞争优势、财务数据等。
企业需要综合考量估值问题,稳步向上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赴美国上市恰逢其时,但对企业来说,成功挂牌只是起点而非终点。企业想要做成百年老店、基业长青,还须把握时机,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获得快速、稳健的发展。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