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发病率与死 亡率甚高,它会引起小鸭大批死亡或发育迟缓,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特点:1-8周龄的鸭都是自然感染,尤为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约50%-80%。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甚,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育雏室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粗放、饲料营养水平过低等,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症状:最急性病例看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眠、缩颈或嘴抵地面,脚软弱,不愿走动或行动蹒跚,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色,有的腹部膨胀。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或点头,背脖和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死亡,病程一般为1-3天,日龄较大的小鸭(4-7周龄),病程可达1周以上,且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临床上除具有上述症状外,少数病例出现头颈歪斜,遇惊扰时不断鸣叫,颈部弯转90度左右转圈或倒退。这样的病鸭长期发育不良、消
瘦、最后死亡。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易分网看到的,谢谢!